摘要:少數患者因坐骨神經出骨盆時改變走行路線,穿行于梨狀肌內,當髖外旋時肌肉收縮,可使坐骨神經受到擠壓,長此以往產生坐骨神經慢性損傷。

老大爺腿疼,到底是患了什么病?

最近我的門診來了一位老大爺,因為右側腿疼半年就診,在很多家醫院看過,X光片、CT、MRI全部檢查過了,腰椎沒有什么大問題,髖關節MRI也沒有發現什么問題,可就是腿疼,保守治療沒有明顯效果。

患者非常苦惱,怎么就找不到原因呢?今天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找我看病。經過仔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并詳細看了所有的檢查和檢驗項目后,心里大概有了眉目。

我跟患者說:“大爺,您這不是腰上的事,很可能是梨狀肌綜合征。”患者一聽,懵了:“梨狀肌綜合征?聽說過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就是沒聽說過梨狀肌綜合征?梨狀肌是哪塊肌肉,長得像梨嗎?唉,不管是什么,反正找到病因就行,好治嗎?不會癱瘓吧?”

剛好門診人不多,我就給患者及家屬把這個病的來龍去脈大概講了一下。

什么是梨狀肌綜合征?

梨狀肌是臀部深處的一塊肌肉,主要是協同其它肌肉完成外旋動作。坐骨神經恰好經梨狀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

梨狀肌若受損傷或坐骨神經解剖發生變異就會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的一側臀,腿疼痛為主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

為什么會患上梨狀肌綜合征?

損傷是導致梨狀肌綜合征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患者都有外傷史,如閃、扭、跨越、扛重物下蹲等造成梨狀肌損傷后,局部充血水腫或痙攣,反復損傷導致梨狀肌肥厚,造成粘連、瘢痕形成。

注射藥物也會使梨狀肌變性、纖維攣縮;髖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過大均可使坐骨神經在梨狀肌處受壓。

少數患者因坐骨神經出骨盆時改變走行路線,穿行于梨狀肌內,當髖外旋時肌肉收縮,可使坐骨神經受到擠壓,長此以往產生坐骨神經慢性損傷。

部分婦科疾患如盆腔卵巢或附件炎癥以及骶髂關節發生炎癥時也有可能波及梨狀肌,而影響坐骨神經。因此對于此病的女性患者還需了解有無婦科炎癥疾患。

患上梨狀肌綜合征,會有什么癥狀?

以臀部為主的疼痛,可呈“刀割樣”或“灼燒樣”的疼痛并可向下肢放射,嚴重時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離后疼痛劇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繼續行走。

疼痛位置較深,有的還會伴有小腿外側麻木、會陰部不適等。嚴重者雙腿屈曲困難,夜間睡眠困難。大小便、咳嗽、打噴嚏時因腹壓增加而使患側肢體痛感加重。

患側臀部梨狀肌投影部位壓痛明顯,有時診可觸及彌漫性增厚、成條索狀或梨狀肌束局部變硬等。

哪些檢查可以幫助確診?

直腿抬高試驗

直腿抬高在60°以前出現疼痛,但超過60°以后,梨狀肌不再被繼續拉長,疼痛反而減輕。

梨狀肌緊張試驗

仰臥位于床上,患肢伸直,做內收內旋動作,出現坐骨神經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將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隨即緩解,即為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

患側臀部壓痛明顯,尤以梨狀肌部位為甚,可伴萎縮,觸診可觸及彌漫性鈍厚、成條索狀或梨狀肌束局部變硬等。

影像學檢查如X光片,CT一般沒有異常表現,MRI可時可見局部水腫。

患了梨狀肌綜合征,怎么治療?

非手術方法

包括推拿手法治療、局部封閉、肌注、理療、中草藥、針灸等。

推拿手法是治療梨狀肌綜合征的常用方法,可以明顯改善癥狀,緩解患者的痛苦。急性期手法柔和,切忌暴力;病程長手法宜重,并適當延長治療時間。

局部封閉對緩解疼痛有一定作用。一般采用痛點封閉,切忌過深傷及坐骨神經。

針灸,臭氧注射,銀質針松解,配合物理療法,如磁療、電離子透入、電療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手術治療

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極少。適用于經各種非手術療法無效,且確診為梨狀肌增生肥厚壓迫者。

當然治療過程中也可以合理使用中藥內服外用,也可以適當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輔以神經營養藥物。

總之,多種原因都可以引起下肢疼痛麻木,除了椎間盤突出癥,別忘了梨狀肌綜合征,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一個都不能少,都要考慮到。

快速連結:骨科點點讚

R74ED41585DDFG


坐月子應該注意哪些行為避孕藥有什麼副作用 哪類避孕藥適合你32周胎兒頭圍正常范圍三伏貼對氣管炎有用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8ecky2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